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血路妖刀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二节 海盗英雄 (2/4)

第二节 海盗英雄 (2/4)

文/投笔从戎的李白
血路妖刀 | 本章字数:641.4万字 | | 血路妖刀txt下载 | 血路妖刀手机阅读
佛回到了自己的狙击大赛比赛场地上,好吧,让他们看看准确和速度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!

那名海盗将小石头高高地抛起,彭小文手起枪响,“砰”!空中爆起一阵尘烟,好,一发子弹就命中了目标!欢呼声四起,龙嫂和李阿毛不住点头赞叹,萧腾也露出了钦佩的眼神。

还没结束!彭小文飞速而熟练地拉枪栓退出弹壳,推上枪栓,然后继续举枪!

“砰”!他第一枪把石头打成几块,然后在四处飞溅的时候,他一边退弹壳一边已经锁定了其中一个碎石片作为目标,在那电火雷石般短暂的过程中连发两枪,而且第二枪再次命中,空中又腾起一片尘烟!

大家都被彭小文的这一手法给震住了,一时之间连喝彩都忘了,满场鸦雀无声,几秒钟之后,龙嫂大喊一声:“好枪法!”大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和掌声!

彭小文把枪还给萧腾的时候,萧腾的脸上已经满是佩服的表情。萧腾的步枪远距离打活动靶,那可是黑旗军的第一,但是他自认这种距离这种速度,他再练三年也打不出来。而且彭小文的水平,即使再比花样枪法,想必也不会比三当家和大当家差到哪里去。

彭小文知道,萧腾必然是天赋超群,要知道神枪手那都是子弹喂出来的,黑旗军能有多少子弹让萧腾去训练,能够打到萧腾那种水平,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!

比试已经是没有必要进行下去了,但是海盗们那里见过这么精彩的表演,他们一致高喊让三当家也露两手,开眼界啊,从来没见过这么牛的枪法,他肯定就是那个大英雄,既然大英雄来了,那就一定要让弟兄们好好的见识见识!

三当家李阿毛征求了一下龙嫂的意见,摆摆手让弟兄们安静,然后说道:“人家彭大英雄到了咱们这里,还被咱们搞误会给饿了几天,我说弟兄们,咱们是不是应该先给彭大英雄摆个接风宴,好好的表示一下歉意啊!”

对啊!老子三天就喝了一碗鱼汤一碗稀粥,不说吃老子都忘记了,一说接风宴老子饿的虚汗都要出来了,什么宴席不宴席,赶快弄点东西让我们这些兄弟把肚子填饱是正事!

(二)

比试枪法的时候已经是11月29号了,常熟、苏州两城的外围阵地与日军全面交火,苏嘉线和吴福线的东方马其诺方面阻击战斗全面打响。

十八天的时间无比宝贵,70个师已经有九成进入阵地,还有六七个师也已经撤到常州方向休整,各个防线之间的交通壕也开始挖掘,大批的弹药、粮食、衣物、药品源源不断地运输动前线。

虽然是时间上比历史上稍有宽裕,虽然日军进攻遭遇我军顽强阻击,但是大方向并没有太大不同,11月24日,九国公约草草收场,蒋介石得到的唯一一个强心剂是斯大林的公开表态,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中**事代表团,发表讲话,称中国抗战值此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,苏联将考虑出兵,绝不坐视!

1937年11月29日,被中国报纸称为“斯大林之鹰”的苏联空军志愿飞行队第一批飞机和飞行员到达中国武汉,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、战斗机队长哈曼诺夫,以及马尔琴科夫、斯柯尔尼亚科夫、马特维耶夫、斯古里耶等苏联空军飞行员抵达,苏联承诺将在半年之内陆续向中国提供战斗机330架、轰炸机150架,以及为中**队提供20个师的重型武器装备,预计运送到中国的时间最迟不晚于1938年的6月份。

20个师的重型武器装备,说得更具体一些,就是苏联将向中国提供重型火炮80门、野战山炮160门、专门用以打击优势性日军坦克装甲车辆的反坦克火炮80门,以及重机枪300挺、轻机枪600挺等,苏联承诺,所有这些援助的火炮和机枪都附带充足的炮弹和子弹。

其中除航空志愿队人员外,还包括数百名军事顾问和其他军事服务人员,顾问团成员包括朱可夫将军和崔可夫将军,将陆续有大约5000名苏联人员先后来到战后纷飞的中国抗日战场上!(包括斯大林的讲话内容,以上人名、武器装备的数字均为历史事实。)

在凇沪战局开始的时候,南京是被作为“要放弃的城市”,最多做一些象征性的抵抗。最早对南京保卫战提出异议的是李宗仁。他明确表示反对固守南京,他从军事角度列举了许多“南京不可守”的观点,他主张把南京设为不设防城市。作为蒋介石嫡系黄埔系将领也出现了意见的分歧,多数转而支持李宗仁。曾做过国民党军的训练总监,有“小诸葛”之称的桂系名将白崇禧也持相同意见。

李宗仁、白崇禧作为一个方面军的将领,他们可以从纯军事角度考虑问题,然而,蒋介石不行。他是当时中国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首领,除了军事,他还要考虑的是全局和政治影响。南京是中国那时候的首都,如果首都不放一枪抢先逃跑的话,那么中国抗战的军心、民意应该作何解读呢?作为国民党来说,创始人孙中山的陵寝还在南京,总理纪念周上的慷慨陈词还言犹在耳,怎么能就此撒手不管呢?还有,当时蒋介石还寄希望于外交翰旋解决问题,中国不拿出抗战的决定和举动来,特别是首都的保卫,怎么能让外人相信你中国是始终要抗战的呢?

在日军把进攻的矛头对准南京时,尤其是得到斯大林的援助表态的时候,蒋介石放弃南京的想法开始松动。这不止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城市,也是象征他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一节 误入匪巢(2/4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三节 神秘高人(2/4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