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修真小说 »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四章 佛陀4 (2/3)

第四章 佛陀4 (2/3)

文/梦影3
异能人的前世今生 | 本章字数:631.1万字 | |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txt下载 | 异能人的前世今生手机阅读
的沟通。有时候临终者远比我们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,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引出他们的智慧,让他们说出他们所知道的。西斯里·桑德斯要求我们要提醒自己,当我们和临终者在一起时,我们并不是唯一的给予者。所有照顾临终者的人迟早都会知道,他们收到的比他们给予的还要多,因为他们会碰到许多忍耐、勇气和幽默。我们需要这么说……告诉临终者我们知道他们有勇气,常常可以启发他们。

面对奄奄一息的人时,永远要记得他总是有某些地方是天生善良的。不管他有什么愤怒或情绪,不管他多么令人惊吓或恐慌,注意他内在的善良,可以让人控制自己而更能帮助他。不管有什么情绪产生,不要以此判断他们。这样的承担,可以解放临终者,让他得到应有的自由。请以临终者曾经有过的开放、可爱和大方对待他们。

在比较深的精神层次里,不论临终者是否晓得,记得他们也有佛性和完全觉悟的潜能,当临终者更接近死亡时,从许多方面来说,开悟的可能性更大。因此,他们值得更多的关怀和尊敬。

那么,到底应不应该告诉临终者他正在接近死亡呢?答案是:应该,告诉时要尽可能安静、仁慈、敏感和善巧。大部分的病人都知道他们即将去世。他们从亲戚的泪水、家人紧绷着的脸,意识到他们已日薄西山。

人们直觉上都知道他们已经为时不多,却依赖别人(医师或亲人)来告诉他们。如果家人不告诉他们的话,临终者也许会认为那是因为家人无法面对那个消息。然后,临终者也不会提起这个主题。这种缺乏坦诚的状况,只会使他感到更孤独、更焦虑。告诉病人实情是很重要的,至少他有权利知道。如果临终者没有被告知实情,他们怎能为自己的死做准备呢?他们怎能将生命中的种种关系做真正的结束呢?他们怎能帮助那些遗眷在他去世后继续活下去呢?

从一个修行人的观点来看,临终是人们接受他们一生的大好机会;许多的个人藉着这个机会,以最有启示性的方式改变自己,也更接近自己最深层的真理。因此,如果能掌握机会,尽早仁慈而敏感地告诉临终者,他们正在步向死亡,其实就是确实地给他们机会提早准备,以便发现自己的力量和人生的意义。

布里吉修女(bigid)是在爱尔兰临终关怀医院工作的天主教护士。六十来岁的莫菲先生和他太太,接到医生告知他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。第二天,莫菲太太到医院探视他时,两人谈着,哭了一整天。布里吉修女看到这对老夫妻边谈边哭泣,前后有三天之久,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介入。不过,又隔一天,两位老人突然间变得很放松而安详,彼此温馨地握着对方的手。

布里吉修女在通道上拦住莫菲太太,问她到底发生什么事,使得他们产生这么大的改变。莫菲太太说,当他们获知莫菲即将远离人间时,就回忆过去相处的岁月,想起许多往事。他们已经结婚近四十年,一谈到他们再也不能一起做事时,自然觉得悲伤。于是莫菲先生写了遗嘱和给成年儿女的遗书。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,因为实在很难放下,但他还是做了,因为莫菲先生想好好地结束生命。

莫菲先生又活了三个星期,夫妻两人安详宁静,给人一种平易近人和充满爱心的感觉。即使在她丈夫过世后,莫菲太太还是继续探视医院里的病人,鼓舞那儿的每一个人。

及早告诉人们他们即将过世,这是很重要的;同时,坦诚面对死亡的痛苦,也有很大的好处。莫菲夫妇知道他们将丧失很多东西,但在共同面对这些损失和悲痛之后,发现他们不会丧失他们之间永存的夫妻之爱。

莫菲太太在此过程中,由于面对她自己对于临终的恐惧,才能帮助她丈夫。处理临终的事,就像面对一面明亮而残酷的镜子,把自己的实相毫无保留地反映出来。看到自己极端痛苦和恐惧的脸。如果不能注视并接受自己痛苦和恐惧的脸,又怎能忍受在面前的那个人呢?想帮助临终的人时,必须检查自己的每一个反应,因为你的反应将反映在临终者身上,大大影响到你是在帮助或伤害他。

在迈向成熟的旅程上,坦诚正视自己的恐惧,也将对自己有所帮助。加速自己成长的方法,莫过于照顾临终者,因为这样就可以对于死亡做一个深度的观照和反省。在照顾临终者时,会深刻地了解到,什么是人生最重要的问题。学习帮助临终者,就是开始对自己的临终不畏惧和负责任,并在自己身上发起不曾觉察的大慈悲心。

觉察到自己对于临终的恐惧,非常有助于觉察临终者的恐惧。请深入想象临终者可能会有的情况:恐惧愈来愈增强而无法控制的痛,恐惧受苦,恐惧尊严荡然无存,恐惧要依赖别人,恐惧这辈子所过的生活毫无意义,恐惧离开所爱的人,恐惧失去控制,恐惧失去别人的尊敬;也许最大的恐惧就是对于恐惧本身的恐惧,愈逃避,它就变得愈强大。

最容易驱除的恐惧就是担心在死亡过程中会有舒缓不了的痛苦。伦敦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医院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,只要给予正确的照顾,百分之九十八的病人都可以死得安详。临终关怀运动已经发展出各种以合成药物控制痛苦的方法,而不只是使用麻醉剂。佛教上师强调临终时要意识清醒,心要尽可能清明、无挂碍和宁静。达到这个状态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三章 佛陀3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五章 佛陀5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