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大楚820最新章节列表 » 43、楚穆王 (1/3)

43、楚穆王 (1/3)

文/子楚望月
大楚820 | 本章字数:134.04万字 | | 大楚820txt下载 | 大楚820手机阅读

浅滩卧龙终得水,倒海翻江立乾坤。

公元前618年,楚大夫范山向楚穆王建议,目前可以兵伐中原再图霸业,他认为晋灵公年幼,没有领导群臣的能力,群臣也在关心自己的利益,无暇称霸中原之事,正是楚国北进中原的最好时机。

范山的话说对了一半,晋灵公时年六岁,自然不能领导群臣齐心协力称霸,但是领导群臣的非要是国君吗?晋大夫赵盾就想过这个问题。

赵盾,赵衰之子,嬴姓,赵氏,名盾,谥号“宣”,杰出的政治家、战略指挥家。是晋文公之后,晋国出现的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权臣。

一般出现“权臣”这两个字,就意味着他的结局不怎么好,因为权势太盛的人大多面临着四种危险:主疑、臣妒、已骄、下谄。不过赵盾除外,他的启蒙老师是重耳,从小就知书达理、温文尔雅,孔子说他“古之良大夫”,是一个对晋国有功的人。

他的结局也很好,当晋灵公觉得赵盾太强势想杀了他的时候,赵盾堂弟赵穿反而将晋灵公杀了。后来晋景公准备将赵氏灭族的时候,想到了赵盾的功劳,便留下他的孙子延续香火,没有像霍光一样被灭族。

顺便提一下,他的孙子叫做赵武,是赵氏孤儿的原型。

国不可一日无君,有君了也要精心治理国家,所以赵盾觉得晋国没人打理了,自己又是中军将,位列六卿之首,理所当然就自己来主政了。显然范山向楚穆王建议的时候没有做好情报工作,但他说的话很得楚穆王赞同。

公元前618年春,楚穆王听从建议,趁着晋国高层人事动荡、政局不稳之际,派大将斗越椒为将,蒍贾为副将,率兵车三百乘讨伐郑国,自率卫队精兵,扎营狼渊(今河南许昌西),用以声援调度。

郑穆公得知楚军来伐,忙召集众大夫商议退敌之策,一面派公子坚(后来的郑襄公)、公子龙、乐耳三人为将,告诉他们楚兵不仅善战还很狡猾,让他们率领兵马驻守边关,抵抗楚兵,没有允许不得擅自出关迎敌。一面派人去晋国借兵,准备对楚军来个左右夹击,一举击溃。

郑穆公从小就被郑文公赶出郑国,在晋国生活了很长时间,是晋文公的铁杆粉丝之一,他也很得晋文公喜欢。有一次晋文公伐郑,要他一起去的时候,郑穆公认为自己虽然流浪在外,但自己还是郑人,不能伐自己的国家,于是向晋文公请辞,晋文公不但不怪罪他,反而夸其不忘祖国,心中更欣赏他(“爱幸之”)。

郑穆公被晋文公送上郑国国君之位后,对晋国感恩戴德,发誓永不叛晋,晋文公也表示郑国有难,晋国随叫随到。晋国没有食言,后来秦国准备偷袭郑国一事被晋国知晓后,在崤山设伏将秦军尽歼,尽到了做大哥的本分。

这一次,郑穆公也认为晋国也会及时赶来。

公子坚三人刚开始倒还听话,任凭楚军如何挑战辱骂,就当没听见一样,闭关坚守高举免战牌。副将蒍贾着急了,认为郑国一定是在等晋国援军,就和斗越椒商量如何将郑军引出城外。

一连几天,公子坚三人见楚军不曾来关前挑战,心中生疑,便暗中派探子去楚营打探。不多时,探子带来了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:楚军粮食紧缺,士兵都在四处抢粮,正副二将也是天天饮酒不理军事。

公子坚三人听完探子汇报,喜形于色,觉得楚军也没郑穆公形容的凶神恶煞,马上整顿兵马,准备趁夜袭营。

楚军作战有一个特点,对后勤保障有相当大的依赖性,所以楚国对军队的后勤建设相当重视,率军打仗从来不曾为后勤发过愁,后来的楚庄王曾经率军远征宋国,围困宋都商丘九个月,以致商丘城内出现易子而食、析骸以炊的惨状,而自己吃喝照常,所以,楚军出现粮食紧缺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,唯一的解释就是设下的圈套。

公子坚三人还是太嫩了点,不知是计,兴高采烈地领兵杀入楚营,却发现空无一人,大叫一声中计了,然后被楚军从四面杀起,打得郑军立时四散,全军大败,公子坚,公子龙、乐耳被擒。

郑穆公没有等到晋国来救援的消息,倒听说边关兵败,两个儿子被擒,心急火燎,担心遭残忍的楚穆王杀害,一时之间也顾不得与晋国永世修好的口头协议,忙派使臣去楚营谢罪求和,并毫不含糊的贡献礼物请求结盟。楚穆王应允,将三将释放,双方结盟,楚军也班师回朝。

看见楚军走远,赵盾才率领晋、宋、卫、许四国联军向郑国慢吞吞赶来。按照赵盾的急性子,慢吞吞赶来救援郑国是有原因的,因为他不想来,又不得不来。

不想来的原因是赵盾目前在晋国的地位不稳,如果此战稍有不慎兵败郑国,自己的势力便会被其他势力集团瓦解,自己也有性命之忧。在内外交困之时组织一个混乱的联军去与楚军拼命,赵盾也感觉胜算不大。

不得不来的原因是郑国归附晋国了,在危难之际晋国要有所行动,不能让归附晋国的其他与国寒心,于是待楚国撤退后,赵盾才带领联军走个过场,并对建议再次攻打郑国的将领表示,此次是来救郑国的,打郑国有违初心,说完话又赶紧率军离去。

这一次不管如何,晋国还是带兵来了,也算是对郑国有个交代。

同年夏,因陈国亲晋,楚穆王令斗越椒伐陈,为速战速决,又命公子朱从东面进攻陈国,结果公子朱轻敌兵败,导致公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:42、秦穆公章节列表下一页:44、3年不蜚(1/3)(快捷键 →)